Gin。
一般認為這個字是從「juniper」或法文「genièvre」或荷蘭文「jenever」衍生而來。

詞源/發源地
荷蘭。最初是在十六世紀末被當作藥物使用,到了十七世紀才成為大眾飲用的烈酒。

顏色
通常是無色的,某些經過浸泡或合成的琴酒會帶點色澤,至於十分稀少的桶陳琴酒,則會隨著時間加深酒色。

主要生產國家
荷蘭、英國、美國、西班牙、印度、菲律賓、法國及德國。

全球熱銷品牌
─ Ginebra San Miguel
─ Larios
─ Beefeater
─ Tanqueray
─ Seagram’s
─ Gordon’s
─ Gilbey’s
─ Blue Richard
─ Gibson’s

主要成分
穀物蒸餾酒,偶爾也有採用葡萄蒸餾酒的。以浸漬或再餾的方式添以杜松子和各式香藥草及植物風味。

一場植物盛會
琴酒是全球最受歡迎的烈酒之一,全世界有飲酒的國家都有它的蹤跡,從奈及利亞街頭的小袋裝琴酒,到每年熱銷2億瓶的金聖麥格(Ginebra San Miguel,產地菲律賓為其最大消費市場),可見琴酒市場之大。像高登(Gordon’s)、英人牌(Beefeater)和坦奎瑞(Tanqueray)這樣歷史悠久的品牌,大約十九世紀就已存在,如今更是世界知名品牌,產品快速銷往全球各地。

品嘗琴酒的方法有很多,可以混合通寧水(tonic),也可攪拌入馬丁尼(Martini)。不過,琴酒這個讓全世界的人酩酊大醉的無色烈酒,到底是什麼?簡單地說,琴酒是一種蒸餾烈酒,添加了杜松子(juniper berry)以及其他植物或香藥草來調味。然而琴酒不是只有杜松可談,產地、生產技術、杜松和其他植物與香藥草的比例,甚至是如今採用的木桶熟成方法⋯⋯琴酒實在是有太多東西等著我們去探索了。

關於荷蘭的勇氣
儘管已經是全球知名的飲品,由於琴酒瓶上的「倫敦干型」標示,人們總是把它跟倫敦聯想在一起,其實琴酒之於英國,和中國茶一樣,是在十七世紀才首度從歐洲進口到英國。
琴酒的故事始於十七世紀初期的荷蘭共和國,當時有一種杜松口味的烈酒被當作利尿劑使用。在有人想到把它跟通寧水和冰塊調和或配上一片小黃瓜之前,荷蘭人早已建造了蒸餾廠來生產杜松風味的烈酒,也孕育了一個至今仍知名的品牌—波士(Bols)。根據紀載,波士創建於1575年的阿姆斯特丹,產品至今仍行銷全球,是史上最長壽的蒸餾飲品品牌;波士被歸類為genever或jenever酒的一種,而不是我們熟知的gin,其顯赫的背景與現今充斥酒架上的年輕琴酒品牌,簡直是天南地北。
琴酒傳到倫敦成為人們隨後熟知的樣貌,要歸功於英國軍隊。大批英國軍隊在十六世紀晚期進往歐洲駐紮,這些軍隊在卅年戰爭(Thrity Years War,1618∼48)中成為荷蘭的盟友,英國部隊因而發現並愛上這種風味迷人的非比尋常烈酒。
當時軍人在開戰前習慣喝這種杜松風味烈酒壯膽,進而衍生出「荷蘭的勇氣」這個詞,現在仍意指做某件事情前需要一些鼓勵和勇氣。我們發現,截止日期會比一口乾掉的烈酒更能激勵你繼續前進,也相信閣下應該有其他更好的方法,但是對於當時那些可憐的人們,另一個選擇只有喪命刺刀下,再怎樣啜飲一杯都是更好的選項。
戰後軍隊將他們的杜康帶回英國,直到十七世紀晚期一個荷蘭人登上英王寶座,急欲討好這位荷蘭君主的貴族們開始飲用這種來自國王家鄉的烈酒,再加上生產容易,這種飲品很快就在英國占有一席之地。英國議會在1690年通過了推波助瀾的蒸餾法案(Distilling Act),降低了蒸餾的門檻,將這股琴酒風潮推上頂峰,到了1694年,任何人只要在生產前十天於廠區外張貼公告,即可進行蒸餾,就是這麼簡單!智囊團、行銷團隊通通免了,也沒什麼邊銷售邊改良這回事,完全就是左手製酒右手賣出。

世界烈酒入門第30、33、36、37頁。

隨意翻開你手邊的一本書的任何一頁,寫下映入眼簾的第一個句子, 或是寫下你正在閱讀的書籍的句子, 標上書名、ISBN和頁數,當作回應。閱讀讓思想更有力量,我們一起來讀書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松露玫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