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一九七〇年左右開始,台灣流行起石頭火鍋這種鍋物料理。石頭的「頭」只是個字尾沒有特殊意義。因為使用的是韓國產的石鍋,故以此命名。一般台灣的家庭裡並沒有石鍋,這是必須外食才吃得到的鍋物料理。
在狀似臉盆般的厚石鍋內倒入大量的麻油,加熱後用泡軟的乾香菇爆香。接著加切碎的洋蔥、大蒜與辣椒粉下去炒,然後再放牛肉、豬肉、羊肉等肉類一起拌炒。結果,原本聞起來像炸天婦羅店的麻油香,竟然變成韓國烤肉的香味。
當肉炒到八分熟時先夾出,把湯頭倒入石鍋內。湯頭是將豬骨、雞骨、蝦米等熬成的高湯,以醬油、醋、砂糖、酒等調味而成。待湯頭滾沸後再放入豆腐、肉丸子、魚肉、白菜、冬粉等配料,以及剛剛炒好的肉一起煮。
取一小碗,倒入蔥花、辣椒粉、生大蒜、麻醬並打一顆生蛋黃,攪拌成糊狀的沾醬,用鍋中的食材沾著吃。強烈的佐料香與濃厚複雜的味道,因為生蛋黃變得溫醇。
雖然大量使用辣椒粉、大蒜的烹調方式與石鍋是韓式風格,湯頭的味道卻是中式風味。起初是在台灣韓國料理店出現的石鍋肉類料理,後來才轉變成中式的鍋物。據台灣友人的說法,在沾醬裡加生雞蛋是受到日本殖民時代壽喜燒的影響。
其實中國人並不吃生蛋。
石頭火鍋稱得上是日台韓大融合的鍋物料理。

日本的餐桌第78頁。

隨意翻開你手邊的一本書的任何一頁,寫下映入眼簾的第一個句子, 或是寫下你正在閱讀的書籍的句子, 標上書名、ISBN和頁數,當作回應。閱讀讓思想更有力量,我們一起來讀書。

arrow
arrow

    松露玫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